插梳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插梳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三个家庭话家风

发布时间:2020-07-13 11:09:01 阅读: 来源:插梳厂家

讲述:卞学诊(“天津八大家”后裔);王桂儒(“中国当代教育家”称号获得者);刘建国(退休工人)

历史既是由风口浪尖的人写就的,也是由无数小人物的奋斗史构成的。他们的悲欢离合,他们的酸甜苦辣,他们的人生命运,都应该是媒体关注的——这里讲述的是亲历者自己的故事。

卞学诊:

严格管教 规矩成习惯

家风传承是很不容易的,尤其在富有家庭,这个传承更不容易。长辈率先垂范,作出榜样;继而严格管教毫不含糊。

我1942年生人。卞家大院我也很熟悉,但我的出生地是睦南道79号,就是现在警备区第二幼儿园那个大楼。我是在那儿长大的。紧挨着我家的那四个小院是我四伯父家。我四伯父是严修的女婿,跟随严修到欧美考察三年,还拿了学位。他在银行界很有名……

日本人占领天津,横行霸道。睦南道属英租界,基本不听日本人那一套。我父亲和我四伯父就在睦南道买地建房。我们这两支搬出卞家大院,也是为了孩子。抗战时期,我们住在英租界,不去日本人的学校,把老师请到家里上课。1945年抗战胜利,南开回迁天津,恢复民国教育,我们家的孩子才到学校上课。

我祖母对孩子的管教非常严格。祖母出身于杨柳青名门,大家闺秀,知书达理,修养很高。她亲哥哥刘学谦是清末翰林。刘翰林的妹妹,文化功底有多深,可想而知。我祖母的娘家出过好几位书法家。

我母亲辅助祖母理家。母亲是心地非常善良的现代知识女性。她从天津女师毕业,比邓颖超小几届,算是她的小学妹吧。

我们家男孩儿多,女孩儿少。祖母对我管得最厉害。她认为,女孩子将来出去,不能给家里丢脸。我从小,坐,要有坐相。站,要有站相。昨晚看电视,一个女的坐得很随便,撇开腿,我看着那个别扭呀!现在的女孩子,太不懂得规矩。祖母要求我得这样,坐着,两条腿要并紧了,一定要挺胸抬头。你稍微往后一靠,马上就说,不能那样。从小就这么规矩你。开始也板得慌,小孩儿嘛,心里不大情愿。但是,天天这样,几年工夫就养成习惯了。习惯成自然,不论走到哪里,坐卧行走、待人接物,就都规矩了。也好,我今年72岁了,腰一点儿也不弯,也没有腰酸背疼的毛病。

祖母对男孩子管得也很严。男孩子淘气呀,有一次,不知道他们惹什么祸了,七八个男孩儿,在大客厅地毯上跪着一溜,一跪几个小时,直到认错改正。

我们从小说话就细声慢语,绝不能大声喧哗。吃饭的时候,规规矩矩坐着,不能说话。长辈没动筷子,晚辈绝不能伸手……男孩子虽然淘气,但没有一个说脏字的,更别说骂人的话了。即使是对人不敬的话,在家里也没听见过。与人交往,要彬彬有礼,温文尔雅,这才是卞家的人。

平时过日子,很俭省。每顿饭就是四菜一汤。没有七碟八碗,比现在有些百姓家吃得还简单。当然,过年过节,可以讲究一些,但绝不能暴殄天物。吃多少做多少。每个孩子吃饭,你能吃多少,就盛多少。你不爱吃的,可以不盛。盛到碗里的,就都要吃了,不能剩饭。穿衣,过年过节,每个人都有正式的服装,出去很像样。但是,在家里,这些衣服就收起来了。稍微有一点儿浪费,我祖母就说,不像过的了。在她眼里,过日子就是过日子,不能奢侈。

祖母和我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很严,每天下午由母亲检查作业,督学……我亲兄妹6人,还有堂兄堂妹,都接受高等教育,职业大都是教师、医生、工程师等,还有的成了著名的科学家。能做到孩子个个有出息,其实是很不容易的。富有家庭,稍一放松,就出纨绔子弟、公子哥儿。

我三哥最淘,上房爬树,还欺负别的孩子。母亲跟父亲商量,不能让孩子这样,得给他换个环境。13岁的三哥就到北京汇文中学住校去了。就是为了让他不能有富家子弟的优越感,到那里吃学生饭,让他吃苦。如果在天津在家里,他吃喝不愁,将来就管不了了。为什么上汇文?因为汇文是教会学校,很多学生不是富家子弟,是家里比较穷,但学习很好很懂得奋斗的孩子。考汇文,就是让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影响。三哥很淘,也很聪明,从天津南开中学考汇文,一考就考上了。学校伙食很一般,经常是窝头咸菜。家里也不多给他钱,让他吃苦,知道穷人家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……

我三哥后来挺有出息,在汇文上高中时就入党了。考上北京大学,学校舍不得放他,让他留校任教,当了一辈子人民教师,桃李满天下。

王桂儒:

绝不让孩子图现成的

父母身上既有农民的朴实、热情,又有军人的忠诚、刚强与坚韧。他们的影响潜移默化,塑造了我的性格和奋斗精神……

我们家有7个子女,我是大女儿,下边有3个弟弟、3个妹妹。除了我和大弟弟没上山下乡,剩下的5个,全部上山下乡了。我1961年考上河北大学中文系,在上大学。大弟弟是因为身体有病不能下乡。以父亲当时在部队的地位,足以让自己的孩子,不必上山下乡。但是,他认为,不能为自己牟私利,不能走后门。要响应党的号召,让孩子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体验艰苦,你才能有艰苦奋斗的精神。

父亲生活十分简朴,上世纪50年代军衔制时,发给他的呢子军服,一直到去世,还在箱子底儿放着,没怎么穿。只有在重要场合、参加重要活动的时候,才偶尔穿一次。平时,布军服总是洗得白白的,破了的地方,母亲给垫块布缝上。父母吃饭非常俭朴,放假或过年我带着孩子回家,孩子很不理解,怎么姥姥、姥爷给我们吃这些东西?儿子上小学,还不太懂事,他跟去爷爷、奶奶家比较,孙子来了,爷爷、奶奶总是尽力做好东西给他吃。论经济条件,姥姥家比奶奶家好,怎么吃饭差别兰州牛皮癣专业医院这么大?他不理解。每天早饭,一碗粥,或者稀饭,一碟咸菜,馒头或者窝头,直到父亲去世,早点就吃这个。父母这么节俭,省下的钱哪儿去了?不给子女留钱。只要你有独立工作的能力,有什么困难,自己去解决,他不在经济上帮助你。但是,对于老部下,他寄钱给买缝纫机,那是“三大件”之一呀。农村家庭能有缝纫机,了不得……不管哪个老部下遇到困难,他都慷慨解囊。我们从小就看着父亲这样关心帮助别人。

我上大学当班干部,同学送个绰号:“王善人”。怎么来的?父母平时对我们要求很严,不给我们钱。我上大学了,品格已经养成,知道钱应该怎么用了。父母每月给我40元的生活费。这在当时可以作为普通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呀。我用这些钱,帮助班里很多从农村来的同学,资助他们吃饭,帮助他们看病,谁有困难我都帮助。在班里,我是经济条件较好的,但也是生活很俭朴的学生,吃饭低标准、穿补丁衣服。钱都用来帮助别人。

父亲的收入在当时算高济南专治白癜风医院一些的,但父母省下这些钱非常不容易,他们还要帮助双方的兄弟姐妹。我们回家,拌点儿豆腐丝,他认为就算改善生活了。只有过年的时候,才会炖一盆肉,全家吃,才会买一条大点儿的鱼。平常吃饭,非常简单,偶尔吃点儿小干咸鱼就很满足了。人的胃口是有记忆的,这影响了我一辈子的饮食习惯,熟悉我的人都知道,我爱吃小鱼小虾,大的我不爱吃。还爱吃咸菜、辣椒。早点必有一碟儿咸菜。吃辣,因为一辣解三馋呀。

我的刻苦,是怎么养成的?学习上有了困难,父亲让我看《卓娅与舒拉的故事》,书是父亲给我买的。他不给你办法,让你从书里,从别人身上找到战胜困难的办法和信心。他经常给我们买书,买很多……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塑造了我的英雄情结,保尔·柯察金那句名言,影响了我的一生……我现在还这样,就是觉得每一天的时光都不能虚度。

从小我们就习惯了,遇到多大的困难,也要自己解决,别指望父亲能帮助你……他对隔代人也这样。我父母家有几个能够折叠的木制小马扎,是父亲自己做的。我儿子很喜欢,说拿回家洗脚挺舒服的,姥爷给我一个吧。你猜怎么着?不给。他说你要学着自己做,像姥爷这样。他不给你现成的东西。他让你自己去长这个能耐。不让孩子图现成的。

父亲的这个思路和做法,给了我教育的智慧。这么多年,我带后进生能探讨出一套办法,其中最为重要的,就是要启动孩子“我要学习”的自我动能。让他们自己制订学习计划,一步一步解决问题,自己去克服困难,实现目标。我从来不给答案,让你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你想要得到,就要自己去努力。拿别人的、拿现成的,不行。一般来说,后进生的智力不是主要问题,关键是他不知道怎样学习。是在学习方法和意志品质上有差距。给面包,不行,单纯地给猎枪也不行,应该让他知道猎枪怎么使用,而且坏了还会修理,掌握了解决问题的能力,后进变先进是顺理成章的过程。我是给学生补这一课。

刘建国:

孝顺之家代代传

咱就捞干的说吧。我们家没有大本事的人,但是不管男女老少,个儿顶个儿的孝顺!这个,咱敢拍胸脯。就说我这一个闺女一个儿吧。每人每月给我们一千元赡养费。你信吗?好多人不信。现在的小青年,不啃你,就烧香吧。咱孩子就给。不是我们要的,是他们非给。我和老伴儿的退休金,不多,但够吃够喝没问题。老伴儿说,要不咱别要了。我说,要!这是他们的孝心,为嘛不要?至于怎么把这钱变成“红眼儿”“白眼儿”的“奖学金”,那是咱的情分!两码事。

为嘛他们这么孝顺,从小在家里熏的啊!我们老家在河北省大城县,我爸爸到天津也把“以孝立家、忠厚为本”的家风带来了。我爸爸,大孝子!我妈妈,好儿媳!布票,省着用,两三年才给孩子做一件新衣裳。但过年准给我爷爷奶奶做一身新衣裳。每月定量的白面、大米,省着;油,省着。我爸骑着自行车回老家过年,驮俩筐,满满当当,全是好东西……1961年,我爷爷病逝,我爸把奶奶接到天津,她没户口呀,当然也就没有粮食定量。正赶上“节粮度荒”,吃嘛?捡烂白菜帮子、胡萝卜缨子,挖野菜,弄大菜团子,有点儿细粮,全济着奶奶和两岁的老妹子了……我们家过年老规矩,三十晚上子时一过,爸妈领着我们给奶奶拜年,磕头!是真磕。男人膝下有黄金,但是要拜父母、拜祖宗、拜上天。直到“文革”,我们家拜年才改为鞠躬,是规规矩矩地鞠躬,表达晚辈对长辈的感恩之心!

我奶奶活到95岁,卧床8年,没一点儿褥疮。为嘛,一会儿一翻身,一天擦洗两三遍……我母亲为嘛这么孝顺婆婆?我爸爸就是个好姑爷,他对我姥姥姥爷,跟对我爷爷奶奶一个样……我们家娶媳妇、聘闺女,父母就嘱咐一句话:要孝顺双方父母。我俩妹子,在婆家都是好儿媳,就跟我们哥儿四个在媳妇娘家都是好姑爷一样,这是门风!我这个“模范好姑爷”,其实没有我媳妇做得好。她对我老娘,那叫一百一。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嘛!我儿子去年又得到表扬了,他岳父车祸住院,每天陪伴,前后俩月,而且没耽误工作……年终评为“精神文明职工”。

我们家里人交朋友有“三不交”原则:不孝顺的不交;财迷的不交;官迷的不交。最主要是第一条,他对亲爹亲娘都不好,对朋友能真心好吗?有的家庭闹纠纷,儿女还埋怨老人……我看着就来气!父母把你带到这个世界,凭这一条,就够你孝顺一辈子了!你矫情嘛呀?欠抽!这样的人,就是枉披了一张人皮!羔羊跪乳,乌鸦反哺,连畜生也不如,还是人吗?(作者 肖子)

蚌埠定制工作服

宜春工服设计

宝鸡订制西装

工作服定做